中爪哇印度教聖地:普南巴蘭遺址(上)
雖然印尼大多數人口信奉伊斯蘭教,但是在伊斯蘭教入侵以前曾是印度教的天下,這也代表印度當時和印尼是重要的商業貿易夥伴。印尼曾經出現非常強大的王朝,不過因為缺少文獻和可靠的考古證據,所以很難確定疆界的確切面積和範圍。印度教和佛教的盛行和統治階層息息相關,引進印度教當然也跟政治有關,所以印度教的種姓制度並沒有引入。後來伊斯蘭教的引入也和貿易和政治有所關聯,而印度教的勢力後來就退到峇里島,因此當地仍保留非常獨特的風俗,只要到當地寺廟參觀就能知道。中爪哇目前有兩個世界級的印度教和佛教古蹟,其中的佛教古蹟是婆羅浮屠(Borobudur),建於西元八、九世紀,印度教聖地則是本文主角普南巴蘭(Prambanan),建於西元十世紀。印度教和佛教雖然系出同源,但由於教義的差距,因此建築風格大異其趣。普南巴蘭給我的感覺有點像古代城市的排列。最外圍是門神,接著是供奉印度教三大神坐騎的神廟(梵天是孔雀、毗濕奴是迦樓羅Garuda,也就是神鷹、濕婆神是白公牛),中心才是三大神的神廟主體,分別是濕婆(最大)、梵天、毗濕奴。梵天主創造、毗濕奴主保護、濕婆主破壞。毗濕奴是峇里島居民的主神,濕婆則是印度人的主神。雖然我在這邊講了一堆,但當時我的腦袋完全空空,因為我去參觀時為了省錢,所以必須偽裝成當地人,因此全程都不能講話,只能搖頭晃腦講一千零一句的印尼文「謝謝」。導遊講解的內容對我來說就跟佛經一樣高深莫測、有聽沒有懂。不過就算我招認自己是外國人也沒用,因為他們就算請了英文導遊,其他人還是聽不懂。沒關係,有圖有真相,就當純欣賞吧。
猶帶琵琶半遮面。
導遊開始講解,這是外圍的遺跡,已經倒成一片。那個小女孩是老婆的姪女。
浮雕。
濕婆神的最雄偉,但不能上去。聽說上去後能看到三尊神像。
上去就是這樣,樓梯又窄又陡,不是很好攀爬。
我說的沒錯吧?真的很窄。
從神像廳往外看的景象。
特殊的造型。
不知道這是不是孫悟空的原型。
一隅。
念建築的看這幾張照片會很興奮吧?
斷垣殘壁。
中爪哇印度教聖地:Prambanan(下)
中爪哇佛教聖地:婆羅浮屠遺址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