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January 24, 2012

中爪哇佛教聖地:婆羅浮屠遺址

中爪哇佛教聖地:婆羅浮屠遺址


自從老婆給我看過婆羅浮屠(Borobudur)的照片後,我原本想去柬埔寨吳哥窟的渴望瞬間被婆羅浮屠所取代。只要看過婆羅浮屠照片和介紹,喜歡古蹟的人一定會馬上想前往一遊,因此這次前去真的是了卻我的多年夙願。婆羅浮屠的興建年代早於普南巴蘭(Prambanan),大約在八、九世紀間。但個人認為在結構、雄偉和意義層次上有過之而無不及。普南巴蘭的規劃類似吳哥窟,以中間幾間高聳的大神廟為主體,外圍則是眾多小塔,雖然外圍小塔已經全部崩壞或遭到破壞。但婆羅浮屠卻是外方內圓的結構分級而上,各有不同意義,並且解釋宗教的不同層次。Discovery頻道就說過,婆羅浮屠遺址整體就像一本聖經(應該是佛經吧?)。因此我真的非常喜歡這個遺址,對我來說,這個遺址的神秘性不亞於埃及金字塔,意義層次甚至可能更高。

婆羅浮屠是依山丘山勢而建,因此內部並無空間密室,而是一座小山。就這一點而言,埃及的許多金字塔的確是複雜許多。埃及金字塔內部到現在還是有很多未解之謎和無法到達的秘道。

雖然婆羅浮屠的故事極為精彩,遺址本身更是令人驚嘆,但可惜天公不作美,明明走到遺址最中心,卻來一場大雨攪局。更糟糕的是為了節省門票錢,我還必須偽裝成印尼當地人,所以一路上不能說話,只能任憑當地解說員用印尼語講得口沫橫飛,我則是有如聆聽無字天書,最後只能依賴網路和大英百科全書補充內容。大英百科全書DVD光碟其實不貴,才兩三千塊,值得一買。

入園前必須穿上沙龍,原因不明,但後來看照片才發現很多學生都沒有

光是遠眺就已經夠壯觀了

可愛的交通車,其實普南巴蘭也有(我的焦點在交通車,兩位美女只是不小心入鏡,絕非我的攝影主題)

入口處的平面圖。婆羅浮屠有多層結構,平面圖上已經有建議參觀方向。話雖如此,但這幅平面圖歷經風吹雨打,參觀方向的箭頭早就褪色消失

「近」照

嫌看不到全部嗎?我用接圖軟體接起來了:

實際登上遺址後,可以看到四處是精美的浮雕和佛像。值得注意的是佛像手勢以及浮屠形式會隨著層數而有所差別,象徵不同境界。







由於整個遺址歷經重建,所以浮雕部分幾乎都經過切割組合而成。如果某些方塊沒有圖案,那就代表那一塊是後來做的,原來的早已逸失。

由下往上拍浮屠。鏡頭前的浮屠孔洞呈菱形,代表不安定狀態。遠處即為整個遺址的正中心。我猜上面那根大概是避雷針。其實到處都有告示要求遊客不要倚靠、坐在遺址上,但沒有人聽。連工作人員拿著擴音器對著他們喊都沒用。

從孔洞中可以看到內部有佛像

上層的浮屠孔洞就是方形,代表安定狀態

看起來是中學生校外教學


正要講到整個遺址的核心結構(大概吧,反正我又聽不懂),就開始下雨,而且越下越大。解說結束,唯一的好處是人也散開了。


說句褻瀆的話,這看來有點像科幻動畫裡戰艦的雷射砲排場啊。

No comments: